許多家長不願讓孩子加入棒球隊,因為從小打棒球,長大會怕沒太多出路,許多打棒球的人對繼續走這條路也存有猶豫。彭政閔在讀完美和中學後,同樣遇到這樣的人生十字路口。


「那時家裡生意不太順遂,我得去想如何有經濟來源?可是若要繼續打棒球,我的競爭力在哪?畢業後我曾經入選中華隊,但當時只能坐板凳,我的壓力在於不知道 如何爭取成為先發球員,感覺好像打得再好都無法下場。到了當兵時,我一度以為自己沒球可打,雖然有陸光隊(註:國軍棒球隊),但是名額只有40人,卻有 200多名選手來爭取,我在一般部隊當了半年大頭兵,最後終於順利進入陸光隊。」


也因為從小到大,彭政閔在棒球路上經歷許多挫折,讓他更確定要追求這條棒球路。


鑽牛角尖的個性,有時反而誤事


彭政閔自認自己的個性很容易鑽牛角尖,「有時即使打得不錯,我還是認為可以更好,想要達到十全十美。以前統一獅隊的鄭百勝教練,是我從小到大的打擊良師, 在我高中快畢業的時候,就跟父親建議,勸我不要太鑽牛角尖,因為他看過很多選手,想太多反而會讓自己瘋掉,愈打愈差。」


許多前輩也常提醒彭政閔,「一個打者10次打擊有3支安打就很棒了,」但是他總會想著10次打擊都要打安打,可是實際上做不到,他自嘲說:『那打4支安打就好,不然真的會瘋掉囉!』」


求好心切的個性,讓他往往會為某些小細節做不好而對自己不滿、生氣。像2005年8月26日,面對當時誠泰Cobras隊的投手林英傑,先是挨了觸身球, 然後又被三振。他氣自己沒對球隊有好貢獻,心裡很悶的他,在無法控制情緒下,竟以右拳怒擊休息區的變電箱,結果造成右手掌骨折,當然球季也提前報銷,經過 這次事件,彭政閔更體認到自己的行為舉止極為重要,不要因一時情緒用事而誤事。


因為有壓力,才感覺自己活在這世界


彭政閔沒練球時,喜歡閱讀一些歷史書籍,「我最近在看台灣棒球史,平均每天花半小時,一次看一個章節;我喜歡閱讀,想接觸更多事物,讓自己變得更好。」

平常和朋友一起去看電影、唱歌,也是他放鬆紓壓的方式。「我很喜歡和朋友聊天,有時候一聊就會講好久,不過壓力也能徹底宣洩。」


這幾年彭政閔經常接受中華隊徵召,參加國際比賽,但這種壓力和心情,彭政閔說真的很難形容,「我這樣比喻好了,像兄弟隊球衣上的贊助廠商logo很多,穿 起來應該很重吧,然而,中華隊球衣雖然上面什麼都沒有,穿起來反而更重!但我不會去逃避面對這種壓力,因為有壓力才感覺自己活在這世界,能夠讓自己去成長 與突破。」


打到40歲再退休,未來奉獻給基層棒球


從小到大打棒球,彭政閔並沒有設定太多成績目標,他總是期許自己:永遠比前一年再好一點!今年31歲的他,希望自己的棒球生命能打到40歲,退休後,他想做些小生意,並義務到基層棒球教球,特別是針對高中球員。


「我覺得高中是一個人決定方向的重要時刻,希望到時我能夠把所學的告訴他們,讓他們知道哪些是對的、走到對的方向。」


至於自己未完的大學夢,彭政閔目前沒有打算去補這項學歷,因為球季中打球、宣傳、為球隊公關等活動,很難讓他再抽出時間,「以前我曾選修大學課程,但讀不 到半學期就離開了,實在找不到時間去上課,」現階段的他,還是認為球員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把時間全部花在加強自己的技術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