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部長能負什麼責任,下了台,什麼事情都跟他無關了。

但是各位含辛茹苦把小孩拉拔長大的父母們,你們放心嗎?

十二年國教即將推行了,各位家長,你準備好了嗎?

十二年國教,就如同當初九年一貫教育剛開始推行的時候,實施的建構式數學。

建構式數學的原意,是讓小孩從推理中去了解算式的由來,而非強制的限制學生的思考模式。

但是,當時授課的老師大部分卻還是學傳統式數學的訓練,教材也屬於傳統的教材。

這樣的情況下,變成了不倫不類的教學,學生算到抓狂,老師也不知道怎麼教學。

現在呢?建構式數學還有人教嗎?有誰為了這個失敗的政策負責過嗎?

建構式教學其實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模式,但是必須要有社會和文化的配合。

我一直不懂的是那些教改的博士們,去了美國,回來就硬要將美國的文化掛在台灣身上的理由。

廣設大學的結果,大家都有大學念,怕什麼?結果是財團口袋滿滿,大學生素質一年不如一年。

我還曾經幫碩士班的學生翻譯畢業論文,他是碩士,我只是個十幾年前畢業的大學生。

個人認為教育部的官員們應該都是不虞匱乏的高知識份子。所以他們從不知道平民百姓的苦。

就我個人在補習班和家長交流的過程,政策還沒實施,亂象已經出來了。

  1. 有些家長已經開始賄絡學校的老師,請老師幫小孩的成績打高一點。

  2. 很多學生去參加志工,不是因為想要學東西,也不是想當志工,只是單純地想要加分。

    現在志工是爆滿的,還得透過關說或是特殊管道,才有辦法獲得這個機會。

    很多真正有心的志工,因為這些人占住了位置,而無法如願。

  3. 學生將來的志願必須要和老師、家長的志願一樣,不然會被扣分。
  4. 學生免試的門檻掌握在老師的手上,免試變得不再有公平性。
  5. 公司要聘請專業的人士,卻來了一堆掛專業名,卻什麼都會,什麼都不精的人。
  6. 弱勢的學生加分的機會永遠比優勢的學生少,因為沒錢。
  7. 太多了,真的舉不完,你身邊一定也在發生

只是,政府官員視力可能都不是很好,都沒有看到這些問題嗎?

個人認為

菁英教育並沒有錯,錯的是「只會專業」的菁英教育。

程度分班並沒有錯,這樣才能因材施教。錯的是觀念的歧視。

現在常態混班,最常見的,想聽課的人,被不想聽課的人影響。

當初實施基測也是說得很好聽,要減輕學生的壓力,讓學生的書包變輕。

結果基測並沒有減輕學生壓力,反而讓精力過剩的學生們無處發洩,到處找事情做。

青少年犯罪率一年比一年高,被警方吃掉的案子不知道還有多少沒爆出來的。

把這些時間拿去學一技之長,以後人家還要叫他師傅,他也不需要擔心沒飯吃。這不是很好嗎?

教育部那些官員越來越像古代的滅國官員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有這些思想模式超乎常人的官員,台灣未來的希望,你還看的到嗎?

反正下台後,也不會有人追究他們的責任,他們什麼責任都不需要負責。

當政府官員真好。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淇 的頭像
    小淇

    ☆小淇☆的部落格

    小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